每日科技头条讯:在 AI 硬件加速迭代的当下,苹果的新动作再次引发行业聚焦。据知情人士透露,苹果计划2027年推出一个可作为虚拟伴侣的桌面型机器人,这将是该公司AI战略的具象化产品。苹果设想用户将其放置在办公桌或厨房台面上,用于完成工作、消费内容和日程管理。
苹果在AI方面相较于其他巨头已经落后多时,迫切需要找回“场子”,该设备已经透露出了苹果对于AI“实体化”的野心。
苹果的构想
根据的报道,这款桌面机器人外形类似一台安装在活动机械臂上的 iPad,机械臂可旋转并调整位置,从而在房间内跟随用户移动。它如同人类头部一般,能转向正在说话或召唤它的人,甚至会主动吸引未面向它的人的注意力。
研发团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人工智能 “活起来”,而这是其他硬件厂商尚未实现的。苹果设想,用户可将其放置在书桌或厨房台面上,用于处理工作、观看媒体内容及规划日常事务。
FaceTime 通话也将是该设备的核心功能之一。在视频会议期间,屏幕能够调整角度,锁定房间内的不同人员。苹果目前正测试一项功能:将 iPhone 屏幕变为操控杆,用户可通过移动机器人,在视频通话中向对方展示房间内的不同人物或物品。
设计这款设备的核心思路,是让它成为 “房间里的一份子”。例如,当朋友间讨论晚餐计划时,它可主动插话,推荐附近的餐厅或相关食谱。此外,其设计目标还包括支持交互式对话,比如协助规划旅行、完成任务等,功能类似 OpenAI 的语音模式。
苹果计划将 Siri 置于该设备操作系统的核心位置,并为其赋予可视化形象,以增强真实感。苹果已测试过将 Siri 设计为 “访达”(Finder)图标的动画版本,该图标是代表 Mac 文件管理系统的经典笑脸。不过,其最终外观尚未确定,设计师们也在考虑更贴近 “拟我表情”(Memoji)的方案。
目前的设备原型搭载了一块约 7 英寸的横向显示屏,尺寸接近 iPad mini。其电动机械臂可将显示屏从底座向任意方向延伸约半英尺(约 15.24 厘米)。
想象中的苹果概念产品,图源siliconangle
一些了解该产品的人士将其称为“皮克斯台灯”,这一名称源自这家动画电影公司的著名标志。苹果此前已公开过该领域的部分研究成果:今年 1 月,公司发表了一篇论文,详细介绍了一款采用机器人技术实现移动功能的照明设备。
值得一提的是,全新版本的 Siri 语音助手将会成为该设备的大亮点,有了Siri的加持,这款桌面机器人能主动加入多人对话,可全天与用户互动,且调取信息的难度大幅降低。
陪伴机器人方兴未艾
2023 年,世界卫生组织的一则公告引发全球对孤独的重新审视——它被正式宣布为“全球公共健康问题”,且带来的死亡风险堪比每天吸 15 支香烟。这一论断撕开了现代社会中孤独对人类健康的隐性威胁,也让人们迫切寻找能有效缓解孤独的解决方案,而陪伴型机器人的出现,恰好成为应对这一危机的关键力量。不同于传统科技产品,这类机器人正以多元化的陪伴形态深入生活场景。
据调研统计,2024年全球AI陪伴机器人市场规模约14.7亿元,预计未来将持续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到2031年市场规模将接近1413.5亿元,未来六年复合年增长率为80.7%。
苹果计划推出的这款设备,本质上是一款台灯形态的陪伴机器人,虽有望依托苹果生态实现基础交互,但从当前市场需求与竞品表现来看,其核心能力与“陪伴”的深层诉求存在明显脱节,这也是不看好该产品的核心原因。
很早之前,笔者就在上海衡复风貌区见过有人在路边遛“狗”——四足机器狗,十分拉风,还能根据指令进行作揖、下趴等动作。而Hengbot则在六月底发布了新款机器狗,其主打敏捷运动与智能交互,可流畅完成跳舞、踢足球等动作,并支持与真狗互动。Sirius还集成了OpenAI大语言模型,用户可通过语音对话自定义其性格与声音,甚至模拟特定犬种特征。反观苹果产品,固定支架形态无法实现移动交互,仅靠语音对话难以满足用户对陪伴场景多样性的需求,趣味性和参与感已落后于这类竞品。
年初,在CES上备受关注,且在Kickstarter众筹平台上俘获大量女性芳心的,则是通过“37 度人体体温模拟”“多传感器隐藏设计”“AI 情绪推断”,满足当代人对于“陪伴”的核心诉求——“有温度的交互”。苹果产品若仍依赖屏幕显示和iOS生态联动,会忽略陪伴机器人“非工具化、重情感化”的本质,难以与 Ropet 这类主打“情绪陪伴”的产品竞争。
Ropet,图源PRAKHAR KHANNA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科大讯飞董事长指出:“大模型已经具备了多轮对话、指令跟随、个性化声音模仿等功能。陪伴机器人可以缓解老龄社会的孤独感,甚至延缓老年痴呆症的发作。”其中,大模型个性化声音模仿、指令跟随其实是当前陪伴机器人的基础能力,但苹果的优势在于生态整合,而非“陪伴场景定制化”,更多停留在“通用型助手”层面,无法满足用户对陪伴特性的期待。再者,过去十余年间 Siri 的体验长期不尽人意有目共睹,新版Siri功能更是屡屡画饼,一再拖延。
与此同时,陪伴机器人的风口促使更多的初创企业涌现。4月,原大疆RoboMaster部门技术负责人、原特斯拉Optimus项目组成员,在知乎宣布创办一家聚焦于研发消费级机器人产品的公司“妙动科技”(Mondo Tech),他的初衷是为儿子打造一个“能天天陪着你的机器人”,强势聚焦家庭场景。
8月6日,发布交互陪伴人形机器人GR-3。该机器人配备全感交互系统,同时构建注意力管理机制,通过多模态交互功能,完成手、眼、脑的协同反馈,实现自然流畅的人机情感化交流。此外,GR-3还能充分模拟人类运动方式,为独居老人、儿童等群体提供日常交流与陪伴。
傅利叶GR-3,图源品牌官网
这些初创企业都在围绕特定人群和具体场景打造产品,而苹果的这款概念产品既没有突出家庭全场景覆盖,也没有聚焦某类人群的核心痛点,在已高度细分的市场中,很容易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
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京东3C数码事业群智能机器人业务部负责人谈及机器人销售现状表示:“目前机器人主要用户有两大场景,一是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的已婚家庭,家里有孩子,主要需求是寓教于乐和陪伴。二是 B 端场景,包括教育科研和一些特定行业。”
而对于具体产品的销售差异,徐磊表示,目前家庭教育陪伴机器人、四足机器狗目前在京东平台销量最好。这两类产品的共性是场景明确和交互多元。苹果“皮克斯台灯”的单一形态,既无法满足家庭对孩子教育陪伴的需求(缺乏互动游戏、学习功能),也无法替代四足机器狗的动态陪伴属性,很难切入主流消费场景,自然难以在高速增长的市场中占据优势。
结语
陪伴机器人的崛起为解决孤独问题、优化生活体验提供了新可能,让“AI陪伴”从小众需求走向大众市场,苹果等巨头的规划也佐证了市场的蓬勃。但需要明确的是,用户需要的是能化解孤独的“情感伙伴”,而非单纯的“智能摆件”,在竞品已实现多维度陪伴的当下,其竞争力明显不足。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