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 读书

对病机十九条的认识与理解——《黄帝内经》读后感

每日头条讯:《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将临床常见的诸多症状分属于病机十九条:“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每日头条讯:《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将临床常见的诸多症状分属于病机十九条:“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文中把疾病的病因病机概括归属于五脏、风、寒、湿、火、热,或是人体上部或下部,对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指导作用。

  病机十九条的内容广泛,涉及病因(外感与内伤)、出现各种症状的机理、众多症状之间内在联系、辨证方法等,还通过一种病因能够引发几种不同症状与不同病因也能引发相同症状的现象,说明治疗疾病不能采用见症治症的简单方法,强调对于病因病机的了解分析,应该“审察病机,无失气宜”,做到“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才能达到“疏其气血,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的治疗目的。

  一、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本条涉及的症状为掉眩,病因为风,病位所在的脏腑是肝。肝属木,木生风,肝为风脏,风气通于肝,肝病可以生风,发生以动为特征的证候。本条所论属于内伤,所指乃肝病生风引发的掉眩症状,属于内风范畴,如:肝热生风,肝阳化风,郁勃生风,此为肝脏本身的病证,又肾者水脏,主水藏精,真阴所寄,阴即水也,木赖水涵,精化为血,血能养肝,若肾阴内虚,水不涵木则木燥而生风,精虚血少,血不养肝则血虚而生风,此乃病在肾而证在肝,乙癸同源,肾病及肝。常用的如辛凉化风、清热熄风、疏肝平肝、养血柔肝、滋阴平肝,或参介类以潜,石类以镇,或佐通络治掉等治法,俱按上述不同的证候与病机辨证以进,肝病如此,其他脏腑之病亦如此,推此及彼,举一反三,细细推敲,必有所获。掉眩也有病不在肝者,如《黄帝内经·灵枢》有“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的记载。上气不足所致的眩晕,我常用黄风汤、补中益气汤为主方。

  二、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致病之因为寒,出现的症状是收引,病在五脏之肾。肾主北,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属阴中之阴而内藏元阳。《黄帝内经·灵枢·本脏》中记载:“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中记载:“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经脉喜温而恶寒,血气在经脉中,寒者泣涩,温者通利。若肾中元阳不足,内生阴寒,不能正常温煦经脉,则经脉不利,气血行泣而失其畅行。同时,“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阳气既虚,血行不畅,局部经脉缺少血气的正常涵养,则寒邪乘隙袭入,寒主收引,寒邪痹阻经脉,初则关节疼痛,活动不利,久而出现经脉挛急、关节拘挛,难以屈伸。按以上病机分析,本节所讲病之寒邪,既有阳虚之内寒,又有外寒之袭入,正虚邪客,内外合邪,虚实夹杂。如果病程冗长,除了阳气之虚,还有气血之损,以及久病所生之瘀,寒郁所酿之痰,陈寒不除,痰瘀难消,寒、痰、瘀三邪互结而成痼疾,已不能单纯应用温肾祛寒为治,宜以化瘀祛痰为主,佐入温经补虚,也许能减轻症状。以上所说的证候以经脉挛急、关节屈伸不利为主要症状,在临床上也有因经脉挛急而出现局部肌肉、经脉疼痛者,如常见的腓肠肌痉挛,同样可以应用本节原文的理论指导治疗。

  因此,读《黄帝内经》,要结合临床去思考、去理解、去引伸,否则,真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作者为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级住培医师)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每日科技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outiao365.com.cn/news/202203/7586.html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099612802

Q Q: 893973906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